狗狗的吠叫是牠們與生俱來的溝通方式,就像人類用語言表達感受。然而,當狗狗過度吠叫,不僅會干擾日常生活,還可能造成鄰居困擾,甚至反映出內在的情緒壓力或健康問題。作為負責任的飼主,了解吠叫的真正原因並採取適當方法處理至關重要。

 


為什麼狗狗愛亂叫?認識吠叫的原因

狗狗不會無緣無故吠叫,牠們通常透過吠叫表達興奮、焦慮、恐懼或不適。常見原因包括:

環境刺激:狗狗對外界聲音敏感,如警報聲、喇叭聲、鄰居談話等,都可能觸發吠叫。
興奮或尋求注意:主人回家、拿牽繩等,都可能引起牠們興奮地吠叫;若因此得到關注,牠們會學習以吠叫達到目的。
無聊或精力過剩:缺乏運動或心理刺激的狗狗,可能透過吠叫發洩精力。
領土意識:為了宣示與保護領地,狗狗可能對陌生人或動物吠叫。
焦慮或恐懼:陌生人、其他狗、陌生環境或驚嚇都可能引發吠叫。
分離焦慮:與主人分開時,狗狗因不安而持續吠叫,並可能出現破壞行為、流口水、顫抖等症狀。
認知功能障礙:年老狗狗可能因認知退化而無緣無故吠叫,特別是夜間或對著空無一物的方向。
 



3招有效安撫愛吠毛孩

了解原因後,才能「對症下藥」。以下3招,幫助您改善狗狗過度吠叫的問題:

1️⃣ 識別需求,提供安全感

🔹 觀察行為:冷靜觀察狗狗肢體語言與周遭環境,找出吠叫的真正原因。焦慮的狗狗可能流口水、喘氣、踱步或夾尾巴。
🔹 滿足基本需求:每天安排足夠運動與心智刺激,如散步、互動遊戲、益智玩具,幫助狗狗放鬆。
🔹 營造安心環境:準備舒適的空間,放置帶有您氣味的物品,提供安全感。
🔹 減少外界刺激:關窗、使用隔音窗簾,或將狗狗安置在安靜房間,降低對外界聲音的敏感度。
🔹 分離訓練:針對分離焦慮,從短暫離開開始,逐漸延長時間;離開與回家時保持自然冷靜,避免情緒化告別。


2️⃣ 採用正向強化訓練

🔹 避免責罵:對著吠叫的狗大吼只會讓牠覺得「主人也在叫」,可能讓情況更糟。
🔹 獎勵安靜:當狗狗停止吠叫時,立即以零食、讚美作為獎勵,強化安靜行為;獎勵要在安靜後1–2秒內給予。
🔹 「安靜」指令:創造可控制的吠叫情境(如輕敲門),狗狗開始吠叫時說「安靜」,牠停止後立即獎勵,持續練習直到能迅速回應指令。
🔹 忽略求注意的吠叫:若狗狗是為博取關注而吠叫,完全忽略牠,等牠安靜後再給予關注和獎勵。
🔹 提供咀嚼物:如塞滿零食的Kong或益智玩具,有助狗狗獨處時自我安撫,減少無聊吠叫。
🔹 脫敏訓練:循序漸進接觸引發吠叫的刺激,並在狗狗保持冷靜時給予獎勵,例如假裝出門但很快回來,再逐步延長離開時間。


3️⃣ 建立明確規矩與領導地位

🔹 穩定領導:飼主應成為狗狗信賴的領導者,傳遞冷靜自信的能量,讓狗狗感到安心。
🔹 行為規範:如不希望狗狗跳上沙發或撲人,需一致且堅定地執行規矩,避免一時心軟導致混淆。
🔹 生活細節:透過先進出門、先吃飯等小細節,幫助建立飼主的主導地位,讓狗狗學會服從。
 


📌 何時該尋求專業協助?

若狗狗的吠叫問題嚴重,或已影響日常生活,請諮詢專業動物行為師或獸醫。尤其是涉及嚴重分離焦慮、恐懼症、攻擊傾向等問題,專業人員能提供客製化訓練計畫,協助您和狗狗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。


 


解決狗狗過度吠叫需要時間和耐心。透過認識吠叫背後的需求、採用正向訓練,以及建立穩定規矩,您將能與毛孩建立更深厚的信任,享受和諧快樂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