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想養貓卻擔心開銷負擔?了解養貓的真實花費,能幫助你衡量自身經濟狀況,確保能為毛孩提供穩定健康的生活。我們一次整理2025年養貓的初期一次性支出、每月固定開銷,並提供小資飼主省錢妙招,讓你能放心迎接主子回家。
養貓初期開銷:一次性投入
迎接貓咪的第一步,除了日常用品,還需準備健康與法規上的基本開銷:
✅ 健康檢查與驅蟲:基礎體檢約1,500~3,600元,體內外驅蟲200~400元。
✅ 疫苗接種:三合一疫苗600~1,200元、五合一800~1,500元。台灣法律規定須接種狂犬病疫苗,否則最高罰15萬元。
✅ 結紮手術:公貓1,500~7,000元、母貓1,500~7,500元。部分縣市提供結紮補助,可減輕費用。
✅ 晶片植入與登記:植入費300元,登記費500元(未結紮則1,000元)。
✅ 初期用品:貓碗、貓砂盆、外出籠、貓抓板等,初期花費約1,500~4,300元。
👉 綜合以上,養貓初期總花費約7,800~17,400元不等,視選擇的醫療項目、用品品質有所差異。
每月固定開銷:日常必需
帶回家後,每月的持續開銷才是養貓長期負擔的重點,主要來自以下幾項:
🍽 伙食費:
乾飼料:1公斤約250~600元,適合長期儲存但水分少。
主食罐:每罐約60~65元,水分含量高、較接近貓咪天然飲食。
多數飼主會混合乾糧與罐頭餵食,每月伙食費約800~2,500元。
零食(肉泥、凍乾):每月150~500元。
🚽 貓砂費:
貓砂是每月最大消耗品之一,礦砂、木屑砂、豆腐砂價格各異。
每月花費約150~600元。
💊 保健品:
包括化毛膏、益生菌、魚油等,每月約500~1,500元。
👉整體而言,日常必要開銷每月平均約1,300~3,000元。
年度與意外開銷:容易被忽略的成本
除了固定月費,還需考慮健康維護和不可預測的支出:
✅ 年度健檢:每年2,000~5,000元,7歲以上貓咪最好半年一次。
✅ 定期疫苗、驅蟲:每年補打疫苗800~2,800元,驅蟲每次約300元。
✅ 寵物保險:貓咪保險大多為「一年一約」,一年約1,000~5,000元,會依毛小孩年齡、品種有所差異,並依保障範圍不同而異。
✅ 緊急醫療基金:每月預留500~1,000元,為意外醫療或突發疾病做準備。
✅ 寄宿或臨時托管:若出遠門,寄宿費每日約500~1800元。
若將年度開銷平均分攤,每月總花費大約在2,700~6,000元不等。
養貓省錢妙招:給小資飼主的實用建議
💡 自製貓窩與玩具:紙箱、舊衣物、廢紙球都能成為貓咪最愛。
💡 聰明採買飼料:關注寵物電商、百貨週年慶活動,適時囤貨高品質飼料。
💡 貓砂混搭使用:將價格較高的豆腐砂與礦砂混用,兼顧除臭效果與成本。
💡 天然清潔劑:用白醋加水、或小蘇打清潔貓砂盆,省錢又環保。
💡 重視日常保健:適度投資益生菌、化毛產品,能預防疾病,降低未來大額醫療支出。
💡 建立信賴獸醫:貨比三家找到值得信任的獸醫,不只省錢也保障貓咪健康。
養貓不只是一時的衝動,而是長達十年以上的陪伴與責任。雖然每月支出不容小覷,但透過合理規劃與聰明消費,完全可以在有限預算中給予貓咪優質生活。愛與責任,遠勝開銷,養貓最大的成本,永遠是時間與心力,而這份陪伴帶來的愛,將遠遠超越花在金錢上的付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