烈性犬(或稱危險犬)因其強大的攻擊潛能,在全球多地受到嚴格飼養規範。
了解哪些犬種被列為危險犬,以及飼主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和風險,是保障公共安全與動物福利的關鍵。


一、台灣法規認定的六大危險犬隻及飼養規範

根據農委會公告(民國 90 年修正),特定犬種及曾無正當理由攻擊人的犬隻,被列為具攻擊性的寵物或危險犬隻。飼主必須遵守嚴格規範。

1. 台灣法規認定的危險犬品種

犬種英文名特性與風險
比特犬American Pit Bull Terrier / American Staffordshire Terrier體型壯碩、攻擊性強,對陌生人極具敵意。咬住目標後難以制止。
日本土佐犬Japanese Tosa體型大、領域性強,本性溫馴但對陌生人攻擊力高。
紐波利頓犬Neapolitan Mastiff外表兇猛但通常對家人溫和,一旦攻擊往往難以制止。
阿根廷杜告犬Dogo Argentino獵大型野獸培育而成,體型健壯,攻擊力強。
巴西菲勒犬Fila Braziliero護衛犬血統,對家庭友善但對陌生人警覺,部分地區禁養。
獒犬家族Mastiff (含藏獒、義大利獒、鬥牛獒等)身材高壯、忠誠但對敵人兇悍,曾作為鬥犬引進。

2. 出入公共場所的防護措施

  • 牽引:繩或鍊長度不超過 1.5 公尺。
  • 口罩:配戴透氣口罩,確保散熱。
  • 箱籠:可使用防曬且通風的堅固箱籠。

違規罰則:依《動物保護法》可處新台幣 3 萬至 15 萬元,並可能沒入犬隻。


二、烈性犬全球排行與區域禁令差異

烈性犬定義因地區不同而異,飼養限制也大不相同。

1. 世界十大猛犬

排名犬種英文特性
1比特犬American Pit Bull Terrier強大殺傷力,對陌生人敵意高。
2土佐鬥犬Japanese Tosa領域性強,力量大,對主人溫馴。
3阿根廷杜告犬Dogo Argentino狩獵大型野獸培育,肌肉發達。
4高加索犬Caucasian Shepherd Dog忠心護主,對陌生人兇猛。
5藏獒Tibetan Mastiff野性強,力量大,性格兇悍。
6巴西菲勒犬Fila Braziliero警覺性高,家庭親近。
7義大利獒犬Cane Corso用於狩獵與護衛,敏捷反應佳。
8羅威納Rottweiler優秀護衛犬,咬合力極高。
9紐波利頓犬Neapolitan Mastiff攻擊力大,一旦咬住目標不易放鬆。
10加納利犬Presa Canario好鬥,訓練難度高。

2. 區域禁養差異

  • 香港:禁止比特鬥牛犬、土佐犬、阿根廷杜告犬、巴西菲勒犬及混種犬。
  • 中國大陸:各城市禁養犬隻數量差異大,如瀋陽 48 種、上海 21 種、濟南 56 種。
  • 台灣:自 2022 年起禁止飼養或輸入比特犬及混血犬,舊有飼主需登記備查。

三、烈性犬飼養風險與法律責任

1. 法律責任與賠償風險

  • 中國大陸:若烈性犬造成損害,飼主承擔全部責任。
  • 台灣:未依規定繫繩或戴口罩,罰新台幣 3–15 萬元,並可能沒入犬隻。
  • 棄養風險:禁養政策曾引發棄養潮,增加流浪犬問題。

2. 寵物保險拒保

許多保險公司將危險犬種列入拒保名單,包括比特犬、土佐犬、紐波利頓犬、阿根廷杜告犬、巴西菲勒犬與獒犬。

3. 飼主條件

大型烈性犬需有主導力、能給予明確指令的飼主,建議已有大型犬飼養經驗者才考慮。


四、降低飼養風險的方法

1. 社會化訓練

  • 黃金期:幼犬 0–5 個月為社會化黃金期,8–14 週為關鍵期。
  • 多元接觸:不同人群、動物和環境。
  • 循序漸進:避免過度刺激。
  • 充足運動:每日 1–2 小時,避免行為問題。

2. 家庭安全互動守則

  • 避免幼兒單獨與犬相處。
  • 五大禁忌:打擾用餐、跺腳奔跑、從背後抱或觸碰、頭靠近臉部、用玩具挑逗。

3. 遇到兇猛犬自保技巧

  • 停止前進,緩慢倒退。
  • 身體站直,手貼身側,不直視犬眼。
  • 利用包包、雨傘等物擋住身前。
  • 被咬時,勿用打擊方式,可用物品擋住、遮住頭部或水柱干擾。

飼養烈性犬需高度專業知識與責任心。了解法規、地域差異與法律後果,並結合社會化訓練、充足運動與公共安全措施,才能讓烈性犬成為穩定、可靠的家庭成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