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使是完全室內的貓咪,也可能面臨寄生蟲的威脅。
寄生蟲不僅影響毛孩健康,部分甚至會傳染給人類,危害全家安全。
我們將全面介紹貓咪常見的寄生蟲種類,包括體內外寄生蟲,並附上感染途徑、症狀與防治方法,讓您做好全方位的毛孩健康守護。

 


常見貓咪體內寄生蟲


1. 心絲蟲(Heartworm

  • 感染途徑:蚊子叮咬傳播。
  • 症狀:呼吸急促、咳嗽、嘔吐、體重減輕,嚴重可致死。
  • 預防:定期口服或滴劑預防藥物



2. 蛔蟲(Roundworm

  • 感染途徑:糞口傳染、母乳感染。
  • 症狀:腹脹、嘔吐、營養不良。
  • 預防:幼貓需頻繁驅蟲。

     



3. 絛蟲(Tapeworm

  • 感染途徑:跳蚤或捕食老鼠。
  • 症狀:肛門有白色節片,頻繁舔肛。
  • 預防:口服抗絛蟲藥及跳蚤防治。



4. 肺蟲(Lungworm

  • 感染途徑:口糞感染,中間宿主為蝸牛、蛞蝓。
  • 症狀:咳嗽、呼吸困難、支氣管肺炎。
  • 預防:使用驅蟲藥,保持環境清潔。



5. 鉤蟲(Hookworm

  • 感染途徑:食入蟲卵,幼蟲可穿透皮膚。
  • 症狀:吸血致貧血,幼貓及老貓尤為嚴重。
  • 預防:針對不同年齡制定驅蟲計劃。




常見體外寄生蟲

6. 跳蚤(Flea

  • 特點:繁殖力強,導致抓癢、皮膚紅腫、脫毛。
  • 危害:可傳染絛蟲,引起貧血。
  • 防治:環境清潔,使用適合的防蚤產品,避免直接滴精油於毛皮。



7. 耳疥蟲(Ear Mites

  • 寄生位置:耳道內,吸食黏膜。
  • 症狀:劇烈搔癢、甩頭、黑褐色耳垢。
  • 治療:使用獸醫處方藥物。



8. 壁蝨(Tick

  • 特徵:黏附毛孩吸血,難以剝除,會引起局部炎症。
  • 風險:傳播萊姆病、焦蟲症、艾利希體症及肝簇蟲等疾病。
  • 防治重點:發現壁蝨即刻帶毛孩就醫檢查,不可強行壓碎壁蝨,避免感染擴散。
  • 感染途徑:多出沒於低矮草叢及水溝,對貓狗呼出的二氧化碳敏感。

 



9. 貓疥癬蟲(Notoedres cati

  • 分類:屬蛛形綱疥蟎目,是一種有八隻腳的節肢動物。
  • 宿主:主要寄生於貓,也可感染狐狸、兔子、寵物鼠與狗。
  • 傳染性:具有高度傳染性,需直接接觸或透過污染物傳播,常見於流浪貓、多貓家庭、貓舍及寵物旅館。
  • 生活週期:約三週,疥癬蟲會鑽入皮膚角質層產卵,幼蟲孵化後移至皮膚表面覓食。
  • 症狀

    好發於毛髮稀少處,尤其是耳緣、手肘、腹部、後腳跟。

    極度搔癢,貓咪常甩頭、踢腳、抓臉或磨蹭。

    皮膚有脫屑、結痂、脫毛、紅腫潮紅,嚴重時皮膚會苔蘚化。

  • 治療

    需全體同住貓咪同時治療,避免重複感染。

    常用2%硫磺溶液稀釋後擦拭皮膚,每週治療直到症狀消失,約需6-8週(需獸醫指導)。

    外寄生蟲滴劑或皮下注射藥物亦有效。


     


 



 

如何做好寄生蟲的全面防護?

🩷 制定合理驅蟲計劃

幼貓免疫力低,蛔蟲感染傷害大,需頻繁驅蟲。

  • 成貓依生活環境決定頻率:
    • 外出貓建議3個月驅蟲一次。
    • 室內貓可半年至一年一次。
  • 諮詢獸醫訂製適合毛孩的方案。

🩷 保持環境清潔

  • 定期清潔與消毒貓砂盆及生活區。
  • 減少毛孩接觸蚊子、跳蚤、壁蝨等中間宿主。
  • 觀察糞便,及早發現蟲卵。

🩷 定期健康檢查

  • 觀察貓咪活力、飲食、毛皮狀況。
  • 定期到獸醫院做糞便及身體檢查。
  • 遵守驅蟲與治療計劃。

🩷 注意飲食衛生

  • 避免生食及隔夜不新鮮食物。
  • 煮熟食物可殺死寄生蟲卵。

🩷 謹慎用藥

  • 切勿隨意使用狗用驅蟲藥給貓咪,防止毒性反應。
  • 購藥前必須諮詢獸醫或藥師。
     

 

做好驅蟲、環境清潔、飲食衛生與健康檢查,是保護貓咪遠離寄生蟲危害的最佳策略。
飼主用心守護,毛孩才能健康、快樂地陪伴你每一天。